首页

灌肠视频网站

时间:2025-05-28 16:41:59 作者:中方: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后,美国采购商订单激增 浏览量:47711

  “我们将以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使命感、坐不住的紧迫感,再接再厉、阔步前进!”

  “‘一项目一策’倒排工期、明确节点、落实责任,做到应开尽开、能开早开!”

  “像尊重科学家一样尊重企业家,培育具有‘院士基因’的青年科学家和‘企业家基因’的创业者。”

  开工第一日,甲辰龙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广东“新春第一会”再度聚焦高质量发展。

  昨日,广州市马不停蹄地召开了高质量发展大会。来自广州各区、相关职能部门、科技教育界、企业界的代表们围绕科技自立自强,聚焦产业创新引领,畅所欲言,深入交心,共商高质量发展大计,为进一步推动广州产业创新发展,坚定了信心决心,明晰了努力方向,注入了强劲动力。

  “新春第一会”布置的工作重点,往往对全年都有着指导意义。而“大干十二年,再造新广州”的开局之年如何起步,更是对广州今后十几年的城市发展有着全局性影响。

  那么广州这座3万亿之城的“新春第一会”都透露了哪些关键信息?

  二次创业,勇立潮头

  不知不觉,2024年已过去50天,春光里,早行人已经踏上征途。

  一年春作首,万事干为先。广州“新春第一会”的会场激荡着一股“二次创业再出发”的精气神,处处透露出强烈的紧迫感。

  中央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广州着眼服务全国全省大局,提出二次创业再出发,“大干十二年,再造新广州”,到2035年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今天到2035年的12年时间里,广州分秒必争。

  “我们将以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使命感、坐不住的紧迫感,再接再厉、阔步前进!”大会现场,广州11个区纷纷立下2024年经济发展军令状,吹响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

  “‘一项目一策’倒排工期、明确节点、落实责任,做到应开尽开、能开早开!”广州市发改委主任李海洲也感受到了催征的鼓点。他表示,广州将大力推进1593个重点项目“攻城拔寨”,聚焦219个新开工项目集中攻坚。

  政府雷厉风行,企业信心满满。1月31日,中国生物制药南方总部在广州国际生物岛正式开业运营。在大会现场,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正大制药集团副董事长谢其润表达了中国生物制药能够发挥自身的国际化优势,与广州携手共建大湾区智慧城市群的愿景。

  2月18日,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释放了“奋力建设靠创新进、靠创新强、靠创新胜的现代化的新广东”的信号;19日,也就是昨天,“大干十二年,再造新广州”的铿锵号角,传遍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全场;今天,2024年广州市第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这就是二次创业征途上广州的节奏。

  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早一点开工,就能早一点耕耘,多一分收获,全市上下追风赶月,一刻也不耽误。因为这次起步,不仅关乎广州今年发展的步调,更关乎广州将以什么样的姿态,开启新的征程。

  科创引领,自立自强

  科技创新,是改变世界经济版图的关键变量。广州,也向来都是一座充满创新基因的城市。

  如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为广州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历史契机。

  今年的广州高质量发展大会紧紧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和科技互促双强的主题进行,彰显了广州紧紧拥抱新的科学春天的决心。

  实现弯道超车,广州科创有着底气所在:冷泉生态系统、人类细胞谱系2个大科学装置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4个项目入选国家颠覆性技术专项,居全国第二,“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排名跃升到全球第八位……

  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等重要创新主体和创新平台,围绕广州国际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地建设,广州不断勇闯科技“无人区”,攻克“卡脖子”难题,实现越来越多“从0到1”的突破。

  产业科技,互促双强

  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要转化成看得见的“生产力”,方能为广州成为全球领先的科技创新中心、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提供不竭动力。

  会场上,推动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让广州更多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金点子一个接一个。

  “联合中山大学组建科技成果转化‘一联盟两中心三平台’,举办环中大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会、青年创变汇等活动”,这是海珠区的憧憬。

  “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全力推动产业提档”,这是黄埔区的决心。

  “打造‘政产学研用’紧密合作的创新生态,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链条,努力把广州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胜势”“出台科技成果转化‘1+N’政策,完善‘产业出题、科技答题、市场阅卷’的机制,形成企业为主体、需求为牵引、产学研深度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无论是发改委,还是科技局,都将科技产业融合作为广州发展的战略之举,长远之策。

  营城如棋,落子有声。广州“新春第一会”正是抓住科技和产业的棋眼。

  怎样抓住科技产业的机遇,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答案同样藏在“新春第一会”上。

  为科创产业互促凝聚更多创新人才——巩固并发挥国家科教人才高地优势,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等重要创新载体,推动人才蓄水池“由浅到深”。

  广州南方航空出台了科技型企业股权激励、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中长期激励机制;华南理工大学培养出上市公司、大型企业创始人、掌舵者超200位。技术成果转化迎来黄金发展期,让更多科学家向着企业家转型。

  “像尊重科学家一样尊重企业家,培育具有‘院士基因’的青年科学家和‘企业家基因’的创业者。”市科技局局长王桂林一席话振聋发聩,这不但是这座城市对科学家的态度,更是广州科技企业遍地开花的秘诀。

  为科技创新主体打造更广发展空间——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发展平台,完善激发创新活动所需的创意、开放和交往空间。

  拓展科技、产业纵深,广州将建设更多科创大平台,承载产业大发展。

  市教育局提出,支持广医“双一流”建设、广大新工科建设,支持港科大(广州)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计划;科技局提出,加快建设环港科大(广州)创新区、琶洲智数创新区、环五山创新策源区和环中大、环大学城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北部增长极起飞,东部中心提质增效,加速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核心集聚地,挺起广州城市产业硬支撑。

  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更好服务保障——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创新深度融合,创新服务模式、业态和场景,提升金融、商贸、消费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

  越秀区将坚持“产业友好型”理念,推出新一轮营商环境改革举措,打造企业最有感的营商环境标杆城区;南沙区将出台优化营商环境系列举措,充分释放15%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叠加效应,推动企业筹建、政策兑现等环节协同高效。

  千年商都,机遇之城。广州正推动干部作风大转变、营商环境大提升,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有需必供”,打造全国产业生态最好、政务服务最优、综合成本最低的营商环境高地,为科技创新提供高质量支撑和保障服务。

  会场内,共识不断凝聚,掌声阵阵,暖意融融;会场外,热火朝天的奋斗图景更是已然形成,车站机场,返程的人潮涌动;工厂车间,开工的机器轰隆,订单纷至沓来,物流轮转不息……所有奋斗者的足迹,汇聚成广州这个早春里最美的景象。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贾政

  记者观察

  从“新春第一会”,看广州如何“龙行千里”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申卉

  昨天,广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会上再一次擂响“二次创业”再出发的金鼓,明确广州要大干十二年、再造新广州,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大干十二年,提出这个面向2035年的目标,对当下的广州到底意味着什么?

  2035,提及这个年份,人们常常用“畅想”来形容,正如歌里所唱的,“我和2035有个约……未来由我们主演”,这是少年对未来的美好期待。而即使是在正式的规划文件中,也总是会在2035的后面加上一个“远景目标”的后缀。

  然而,如果只看到目标之“远”,而选择左顾右盼、迟疑观望,这样也许永远都抵达不了胜利的彼岸。当我们对“再造一个新广州”解析一番,就会发现,想抵达远景目标之“远”,必须在这个春天就启程。

  从数据上看,要实现2035远景目标,就如广州市委主要领导在会上所言,到2035年,广州的经济总量要翻一番。如今,广州的GDP已经跃升到3万亿的新台阶,这个经济体量想要翻番,并不容易。这意味着广州要在接下来12年的时间里,地区生产总值再增加一个3万亿。

  实现这样翻天覆地的跨越式发展,绝不可能一口吃一个胖子,而是要把“再造新广州”的任务分解到每年、每月,甚至每天。按照这个速度,广州几乎在每个月都要拼出一个甚至两个千亿级城市的经济体量。

  只要路在脚下,远方就不再遥远。

  这次的高质量发展大会,几个与时间相关的关键词“火”了,让我们见证了广州“龙行千里”的速度。

  “第一时间”,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后,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召开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第一时间学习贯彻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

  “今晚!”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结束当晚,广州随即举行2024年企业家交流活动,广州市政府招商代表团和各区招商小分队即刻赴欧洲招商推介。

  “明天!”如何锚定万亿投资目标不动摇?大会开完第二天,广州就举行一季度重点项目开工活动,开工项目319个、投资3212亿元,而且要“一项目一策”倒排工期、明确节点、落实责任,做到应开尽开、能开早开。

  正是在这紧锣密鼓的节奏中,广州,似乎变成了一个动词,一个向着2035不断跃升的动态。在这道广州划出的跨越式发展的轨道上,我们心向高远,无惧路长;我们乘风破浪,一往无前;我们日积跬步,终至千里! 【编辑:张子怡】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国移动发布5G-A融合信令网创新成果 全球首例商用在豫部署

公路人员流动量15045万人次,环比增长11.5%,比2023年同期下降9%,比2019年同期下降6.6%。其中,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12458万人次,环比增长13.7%,比2023年同期下降11.4%,比2019年同期增长21.9%;公路营业性客运量2587万人次,环比增长2.2%,比2023年同期增长4.4%,比2019年同期下降56.1%。

(聚焦中非合作)野生动植物观察者:中非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潜力巨大

同时,扬州还在开展“强链扩群、强基向新”行动中提出,要推动建立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指标统计监测体系,加强民营经济运行情况统计分析研判,定期发布相关数据,引导民营企业明确发展方向、防范风险隐患。(完)

中方回应美国自2009年起开始入侵华为服务器:谴责美国政府不负责任的行为

南宁11月6日电 (黄喆玉 林洁琪)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6日介绍,按照国家统计局统一部署,2024年广西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入户登记工作于11月1日全面启动。连日来,广西统计局组织各级统计机构深入基层和调查现场,指导入户登记工作,全面提高源头数据质量。

从《熔炉》到《远海》 孔枝泳作品分享会举办

“重点在通江口门和船舶密集区深入排查安全风险隐患,充分利用视频监控对航道进行严密巡查,一旦发现有航行船舶或作业码头,立即通知其停止作业,并做好防护措施。”南通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二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

联大通过决议 要求以色列在12个月内结束在巴勒斯坦非法占领

为进一步发挥统一战线优势,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支持毕节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建设,中央统战部出台了《关于统一战线助力毕节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统一战线“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毕节的工作方案》,进一步拓宽了统一战线帮扶方式渠道,为助力毕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

相关资讯
激活农村“沉睡资源” 山西撬开用地空间的乡村试验

Grants are another important means of promoting electric vehicle consumption. In May 2020, France launched an EUR 8 billion “Automotive Industry Revitalization Plan” (in French, Plan de relance pour l’industrie automobile), which encompasses state aid for electric vehicle consumption, production, and the deployment of charging infrastructure.[62] In the area of electric vehicle consumption, the state aid takes the form of ecological subsidies for car buyers or trade-in bonuses for consumers purchasing electric or hybrid vehicles to replace diesel or gasoline cars.[63] At the local level, since 2019, 131 cities in the Paris metropolitan area have provided varying amounts of state aid to support the purchase of electric vehicles.[64] In May 2016, Germany introduced the “Government Programme for Electric Mobility” plan, providing EUR 1.2 billion in environmental bonus for the purchase of fully electric cars and plug-in hybrid vehicles, and EUR 300 million for the expansion of charging infrastructure. The environmental bonus is equally funded by the federal government and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with half of the subsidies given to manufacturers to reduce the car price and the other half to consumers as grants.[65] Germany provided an additional EUR 2.2 billion in environmental bonus for the purchase of electric cars and plug-in hybrid vehicles between 2020 and 2021, and invested EUR 1.2 billion in electric buses.[66]

热门资讯